20161124 Body & Mind Yoga Healing 身心靈療癒瑜伽
by Prathap老師 (每週四晚上8:30-9:45)
in Nirvana Yoga & Ayurveda School 涅槃瑜伽學苑
事實上,沒有任何規則,在許多古典瑜伽哲學中並沒有提到凝視點這件事,但在練習中有凝視點是好的,我會先解釋凝視點是如何出現在瑜伽練習中,如果你閱讀任何瑜伽的古典哲學,你無法找到任何關於凝視點的文字,凝視點是由 T.Krishnamacharya創造出的,T.Krishnamacharya是 B. K. S. Iyengar艾揚格及 Pattabhi Jois 阿虛坦伽老師的老師,他也是第一個告訴大家如何練習瑜伽體位法的人。
B. K. S. Iyengar (1918-2014) & Pattabhi Jois (1915-2009)
B.K.S. Iyengar & K. Pattabhi Jois 在1934年均是瑜伽大師 T.Krishnamacharya 的弟子
後B.K.S. Iyengar 創Iyengar 瑜珈學派 http://www.bksiyengar.com/
K. Pattabhi Jois. 創Ashtanga Yoga瑜珈學派 http://www.ayri.org/
兩位大師見面時間是2005年,K. Pattabhi Jois.已90歲 B.K.S. Iyengar 87歲
兩位師兄弟於1940年之後,經65年後再次共聚
T.Krishnamacharya 他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,他的家族來自 Bahmana婆羅門(印度種性制度的第一個階級),他的家族教梵文,以及印度傳統的舞蹈,和瑜伽,他們是皇室的老師。如果你們有一天到印度的邁索爾,那裡有一座皇室的大城堡,T.Krishnamacharya的世代家族曾在那教學,T.Krishnamacharya是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瑜伽士,在過去女性是不能學習瑜伽的,他是第一位教授女性瑜伽的人。
在舞蹈中凝視指的是將所有的覺知放入身體之中,不僅僅是看著身體,也不是專注在一點,凝視點的意思是將所有的覺知帶到你的全身,把你的大拇指當作是一個工具,將你的覺知帶到全身。
兩位師兄弟於1940年之後,經65年後再次共聚
*網路資訊補充
「種姓制度」分為四個階級,最高階級是「婆羅門 Bahmana」,是祭司、僧侶或修行者,他們是眾生與印度教神之間的連系,就如同地上的神一樣。第二階級是「剎帝利 Kshatriyas」,是王室貴族或軍人,其中佛陀、甘地即是出生第二階層的家庭。第三階級的「吠舍 Vaishyas」是商人及庶民。第四階級的是,為最低的階級的「首陀羅 Shudras」則是奴役與僕人。被排除在階級之外的,還有一種「旃荼羅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賤民」,被稱為「不可接觸的人」,他們是底層中的底層。
「種姓制度」分為四個階級,最高階級是「婆羅門 Bahmana」,是祭司、僧侶或修行者,他們是眾生與印度教神之間的連系,就如同地上的神一樣。第二階級是「剎帝利 Kshatriyas」,是王室貴族或軍人,其中佛陀、甘地即是出生第二階層的家庭。第三階級的「吠舍 Vaishyas」是商人及庶民。第四階級的是,為最低的階級的「首陀羅 Shudras」則是奴役與僕人。被排除在階級之外的,還有一種「旃荼羅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賤民」,被稱為「不可接觸的人」,他們是底層中的底層。
我們現在大部份練習的瑜伽名稱,英雄一、二、三,都是他命名的,而許多我們在練習的體位法你在古典經典中是沒有的,他是第一個新世代的瑜伽老師,融合經典與創造新世代的教學,也是第一個將鎖印、凝視點、手印帶入瑜伽中,但關於凝視點,他最一開始是來自於舞蹈,來自於濕婆神舞蹈,不是瑜伽。
學生的問題是,我因該專注在大拇指還是手掌呢?首先你必需了解,凝視點指的並不是專注,所謂的專注,如果我專注在書籍,你不該讓思緒飄來飄去,但凝視點指的是凝視,只是看,不是專注,不需要將心智帶到那,凝視點只是將視線帶到那。
學生的問題是,我因該專注在大拇指還是手掌呢?首先你必需了解,凝視點指的並不是專注,所謂的專注,如果我專注在書籍,你不該讓思緒飄來飄去,但凝視點指的是凝視,只是看,不是專注,不需要將心智帶到那,凝視點只是將視線帶到那。
在舞蹈中凝視指的是將所有的覺知放入身體之中,不僅僅是看著身體,也不是專注在一點,凝視點的意思是將所有的覺知帶到你的全身,把你的大拇指當作是一個工具,將你的覺知帶到全身。
如果你去看任何傳統的印度舞蹈,或是峇里島的舞蹈,泰國的舞蹈,或是太極,你可以觀察到,他們眼神的接觸,如果你看到 nataraja(濕婆神舞),當他腳舉起時他的眼神一定是在腳上,如果他將手畫一個圈時,他的視線會一直跟著手,視線要一直跟著身體,那就是凝視點。
讓你的覺知永遠停留在身體,因爲身體代表著現在,心智是過去或未來,疼痛和受苦,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,疼痛是跟身體有關的,受苦是跟心智有關的,如果現在我打了一個人,他會感覺到疼痛,但是明年他並不會再感覺到痛,因爲痛是現在當下的。
但是受苦是過去的,也可以說是未來的,你可以想著過去發生的事,而感覺到受苦,感到奮怒,你可能想著過去發生過的事,你就感到了悲傷,你可能想著未來會發生的事,就感覺到了恐懼,所有的情緒都是受苦的,而那些受苦的感覺都不是當下發生的。
身體上感受到的痛苦與喜悅,只有身體真實的、身體是是當下的,如果你可以去關照著身體, 你就處在當下,利用凝視點,我們將覺知帶到全身,這是凝視點真正的意思,而不是只是專注著一點。
但是受苦是過去的,也可以說是未來的,你可以想著過去發生的事,而感覺到受苦,感到奮怒,你可能想著過去發生過的事,你就感到了悲傷,你可能想著未來會發生的事,就感覺到了恐懼,所有的情緒都是受苦的,而那些受苦的感覺都不是當下發生的。
身體上感受到的痛苦與喜悅,只有身體真實的、身體是是當下的,如果你可以去關照著身體, 你就處在當下,利用凝視點,我們將覺知帶到全身,這是凝視點真正的意思,而不是只是專注著一點。
跟據阿虛坦伽瑜伽,一共有八種凝視點,這沒有任何的規則,如果你在學習瑜伽時,把所有的一切都當做規則來遵守,那就太痛苦了,你的心智會變的像機器人,你了解所有的規則,然後遵守所有的規則,三角式看著你的拇指,船式看著你的腳指,這些都是規則,不要有任何的規則。去了解這些規則後面的哲學,然後你可以擁有你自己的凝視點。
舉例來說,當你做蓮花座姿時,將你的眼睛半闔視線看到鼻尖,這是其中一種凝視點將覺知帶到身體,或是當你做三腳式、英雄一、英雄二時將凝視點來到你的大拇指,或著你是掌心朝上時,將凝視點帶到手心,有時後當在做三角式時,將頭轉向上方看著手指並不是容易的,你可以將視線帶到身體側邊前方,是沒有任何問題的,這就是所謂的凝視點。
另外還有第九個凝視點,將你的眼睛閉起來,當你的眼睛閉起來的時後,在你的前額會看見一些東西,這個部位我們稱為 Chitakasha ,Chitta 是“集體意識的總合“ (Buddhi 菩提智/分別心、Manas 心智、Aahamkara 我執),Akasha 是“空間”,所以 Chitakasha就是你心智中的空間,Chitakasha心智的空間又有另一個名稱,叫瑜伽士的遊樂場,瑜伽士他們閉上眼睛,開始冥想,觀察所有的念頭,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這個空間中,所以叫做瑜伽士的遊樂場。
當在練習體位法時,你也可以將眼睛閉起來,將疼痛與壓力帶到這個空間,所有正在身體發生的一切,你都可以將帶到這個空間,保持覺知,這也是凝視點的一種。凝視點並不只是視線要看向那個部位或方向,凝視點是只將覺知帶到身體,因爲身體就是現在這個當下,當你的覺知在身體上時,你的覺知就在當下。
附註:圖片版權為 iZOOMi Photography 及Nirvana Yoga & Ayurveda School 擁有,分享請註明出處(轉貼請註明出處)http://izumiyoga.blogspot.tw
*網路資訊補充
Ashtanga
Ashtanga的原意是指八支。Patanjili這位印度智者在瑜伽經中告訴我們,這八支分別是Yama(持戒)、Niyama(精進)、Asana(體位法)、Pranayama(調息)、Pratyahara(制感)、Dharana(專注)、Dhyana(冥想)、Samadhi(三摩地)。不過一般人所談的Ashtanga,大多指的是 Sri K. Pattabhi Jois所傳授的體位法練習。 Ashtanga這套古老的瑜伽體系由 Sri T. Krishnamacharya 自1927開始教給了Sri K. Pattabhi Jois(1915-2009),他也是當代八支瑜伽體系的宗師,現在他的孫子繼續在印度Mysore傳承這套傳統智慧。 Ashtanga瑜伽是一連串充滿活力的哈達體位法,練習包含了流暢的串連,並強調 bandhas (內在肌肉的收縮、鎖印)、呼吸、與凝視點。專注的練習可以創造深刻的內在熱能及放鬆的冥想狀態,可以有效強化心智的集中、力量的鍛鍊、增加肺部的容量,並達到排毒、修復、淨化身心的效果。
Iyengar
Ashtanga
Ashtanga的原意是指八支。Patanjili這位印度智者在瑜伽經中告訴我們,這八支分別是Yama(持戒)、Niyama(精進)、Asana(體位法)、Pranayama(調息)、Pratyahara(制感)、Dharana(專注)、Dhyana(冥想)、Samadhi(三摩地)。不過一般人所談的Ashtanga,大多指的是 Sri K. Pattabhi Jois所傳授的體位法練習。 Ashtanga這套古老的瑜伽體系由 Sri T. Krishnamacharya 自1927開始教給了Sri K. Pattabhi Jois(1915-2009),他也是當代八支瑜伽體系的宗師,現在他的孫子繼續在印度Mysore傳承這套傳統智慧。 Ashtanga瑜伽是一連串充滿活力的哈達體位法,練習包含了流暢的串連,並強調 bandhas (內在肌肉的收縮、鎖印)、呼吸、與凝視點。專注的練習可以創造深刻的內在熱能及放鬆的冥想狀態,可以有效強化心智的集中、力量的鍛鍊、增加肺部的容量,並達到排毒、修復、淨化身心的效果。
Iyengar
Iyengar這套傳統派系由B.K.S. Iyengar(1918-2014)所創立,他同樣也是Sri T. Krishnamacharya的弟子,不過他幼體弱多病,因而發展出了這套與Ashtanga截然不同的系統。 Iyengar的練習強調力量、專注力、耐力、柔軟度以及平衡感的結合,首重站姿,透過精準的練習,修習者得以透過體位法鍛練身、心、靈,進而獲得健康與喜樂,對於壓力大的現代人而言,是非常合適的選擇。 Iyengar強調身體的順位,它最大的特點,就是輔具的應用,舉凡瑜伽墊、瑜伽磚、瑜伽繩甚至是沙袋,都能有助於初學者精確地完成各種體位法,也更加容易上手。過度疲勞、身體有病痛的練習者,更能藉著使用輔具而減輕柔軟度、肌力上的不足,卻同時享受瑜伽所帶來的益處。
Anusara
Anusara由美國的瑜伽大師 John Friend所創立。他年輕時曾經周遊各地,追隨許多瑜伽大師練習,最後自成一派,於1997年創辦了Anusara這個嶄新的派系。Anusara字面上的意思是「與上天恩典共舞」,它結合了許多古典瑜伽派別的哲學基礎,也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速的瑜伽類型之一。它結合了許多古典派別的特色,發展出一套創新多元、強力動態的哈達瑜伽。這類型的練習以「3A」為中心:態度(Attitude)、正位(Alignment)和行為(Action),透過這樣的練習循序漸進的打開身體,療癒身心,綻放心靈。 Anusara 的教師都必須經過嚴格緊密的訓練,除了體位法之外,也必須加強科學、醫學的知識和瑜伽哲學的研究,特別強調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Alignment(通用順位法則),讓學生更深入體會身體運作的方式,並藉此擁有安全的練習、療癒的效果。
Anusara
Anusara由美國的瑜伽大師 John Friend所創立。他年輕時曾經周遊各地,追隨許多瑜伽大師練習,最後自成一派,於1997年創辦了Anusara這個嶄新的派系。Anusara字面上的意思是「與上天恩典共舞」,它結合了許多古典瑜伽派別的哲學基礎,也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速的瑜伽類型之一。它結合了許多古典派別的特色,發展出一套創新多元、強力動態的哈達瑜伽。這類型的練習以「3A」為中心:態度(Attitude)、正位(Alignment)和行為(Action),透過這樣的練習循序漸進的打開身體,療癒身心,綻放心靈。 Anusara 的教師都必須經過嚴格緊密的訓練,除了體位法之外,也必須加強科學、醫學的知識和瑜伽哲學的研究,特別強調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Alignment(通用順位法則),讓學生更深入體會身體運作的方式,並藉此擁有安全的練習、療癒的效果。